二胎政策开放八年:为何年轻人依然“不敢生”?

健康资讯文章的阅读量 979
发表于 2025-04-12 来源:健康资讯

一、政策落地始末

2015年10月29日,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宣布全面实施二孩政策,次年1月1日政策正式落地。这个被称作“世纪大解禁”的决策,终结了实施36年的独生子女政策。当时卫计委预测,新政实施后每年将新增人口300万左右,到2020年总人口将达到14.3亿。

二、生育率过山车

政策放开后确实迎来短暂生育高峰。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,同比增加131万,创下2000年以来新高。但就像坐过山车,2017年开始数据急转直下,到2022年已跌至956万。上海社科院的数据更扎心——2023年上海户籍人口生育率仅0.7,在全球垫底。

三、理想与现实的鸿沟

在北京国贸上班的莉莉夫妇算过一笔账:月嫂1.5万、早教班2万/年、学区房每平12万。两口子月入3万,除去房贷车贷只剩1万,“生二胎?那得先中彩票”。这种焦虑不是个例,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调查显示,76.8%的家庭因经济压力放弃二胎。

四、职场妈妈的困境

某互联网公司HR透露,30岁以上的女性求职者常被问“生不生二胎”。35岁的王女士产假归来发现岗位被顶替,这种“生育惩罚”让职业女性望而却步。智联招聘数据显示,二胎妈妈重返职场薪资平均下降18.7%。

五、政策工具箱再升级

各地陆续出台配套措施:江苏延长产假至158天,杭州发放2万元生育补贴,深圳试点“带娃上班”制度。但专家指出,北欧国家的经验表明,只有当育儿成本降至家庭收入15%以下,生育意愿才会明显回升。

六、人口结构新挑战
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19.8%,预计2035年突破30%。人口红利消退的影响已现端倪:东北某县城小学因招不到新生撤并,珠三角工厂月薪8000仍难招工。人口学者蔡昉警告,我国正面临“未富先老”的严峻考验。

七、敢生的底气从哪来

成都的90后夫妻张强和小美最终选择二胎,得益于社区提供的免费托育和公司弹性工作制。这样的案例正在增加,但还远远不够。正如网友调侃:“以前不让生偷偷生,现在让生反而不生——这届年轻人,终于活成了政策调控的‘逆周期因子’。”

收藏 收藏 回复 回复
相关标签:

相关资讯

目录导航

实时热门资讯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