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底肌训练10个动作合集,臀桥、深蹲一个不能少

健康资讯文章的阅读量 6
发表于 2023-08-23 来源:健康资讯

女性怀孕后,经过漫长的孕期之后,最大的关卡就是生产,而不管女性是顺产分娩还是剖腹产,妊娠的过程中都会对女性的盆底肌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,导致盆底肌功能障碍、盆底肌支持结构减弱,同时会增加盆腔器官脱垂的风险,严重的话,还可能造阴道壁膨出的症状。因此,女性生完孩子之后,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及时进行盆底肌的训练,比如臀桥、深蹲等等动作,能够让盆底肌功能快速恢复,同时,适当的锻炼还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,对女性的身体很有好处。那么,盆底肌训练的动作有哪10个呢,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,有需求的女性不要错过。

盆底肌损伤可能会导致盆腔器官脱垂

盆底肌训练10个动作

盆底肌的作用非常重要,支撑着腹部的很多器官,包括直肠、阴道、子宫和膀胱,而女性生育后,在产后的42天到1年之间,都是盆底肌修复的黄金时机,因此女性一定要及时进行盆底肌训练。那么接下来,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训练的10个动作有哪些。

凯格尔运动能改善盆底肌松弛状况

1.凯格尔运动:这项运动是锻炼盆底肌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,它通过伸展骨盆底的耻骨尾骨肌来增强肌肉张力,从而促进盆底肌的收缩,增加盆底肌群向心收缩力,还可以改善盆底肌松弛而引发的各种症状,特别是那些生产方式是顺产分娩的女性,使用这个动作在恢复盆底肌是很不错的。

2.骨盆卷动:该动作是平躺在地上,双腿屈膝分开,与髋关节同宽,身体摆正,脚尖抬起,要注意的是,整个身体放松,双手放在腹部感受呼吸,收紧腹部压出气体,手可以感觉到腹肌收缩的感觉,跟凯格尔动作有些类似,收紧腹部的同时收缩盆底肌,从而达到训练的效果。

3.臀桥:身体平躺在一个稳定的平面上,双腿屈膝90度,两脚与髋关节同宽,脚尖抬起,两手平放在身体两侧。这个动作可以让身体的臀部发力让臀部先离开平面,同时让盆底肌加紧,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。

4.深蹲:屈髋屈膝下蹲,双手先前平举,膝盖尽量不超过脚尖,上半身的倾斜尽量与小腿平行,下蹲时要放松盆底肌,当然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,一定要在起立的时候,收缩盆底肌,这样才能锻炼到盆底肌。

5.提肛:采取站立或者平卧的方式,有意识得收缩肛门、阴道和尿道,每次持续10秒钟。通过这个动作的检查锻炼,可以达到锻炼盆底肌的目的。

6.蛙跳:这也是锻炼盆底肌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,能够让盆底肌的韧性变得更强,并且这个动作对体力的消耗相对较大,也能够让女性保持合适的身体状态、

7.跳绳:跳绳这项运动可以让盆底肌变得更加紧实,因为在跳绳的过程当中,肌肉处于紧张的状态,并且盆底肌也会自然加紧,从而达到了锻炼的目的。

8.仰卧起坐:这个动作可以让腹部的肌肉得到很好的锻炼,同时对盆底肌的锻炼也有很好的效果,因为在进行这个动作的时候,臀部会收紧,从而使得盆底肌也会收紧,达到最终的效果。

9.仰面分腿动作:这个动作是一个腿部运动,是普拉提运动中的基础动作,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加腿部活动,也能够激活你的臀部和盆底肌肉群,对身体的恢复很有好处。

10.半蹲式运动:双腿分开与肩膀同宽,然后慢慢下蹲,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,然后缓缓起身,这个动作能够很好锻炼下肢力量,从而达到锻炼盆底肌的目标。当然,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动作与深蹲有本质上的区别,在练习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注意区分。

以上就是锻炼盆底肌的10个常见的动作,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在练习时出现酸痛的现象,是属于正常的训练现象,当保证充分的休息时就会自然消除。当然,在练习的时候也需要注意,不要过度锻炼,让身体处于一个很疲惫的状况,很容易出现新的不良症状。

产后漏尿修复盆底肌的方法

当女性生产之后,盆底肌损伤最常出现的症状就是产后漏尿,并且很多女性都不能避免,那么,出现症状症状之后,更需要修复盆底肌,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该如何来进行改善。

盆底肌松弛可能会导致漏尿的情况

1.坚持锻炼:在产后如果有盆底肌松弛的现象,导致漏尿,可以坚持做提肛运动,就是通过收紧、放松阴部,达到提高盆底肌力量的效果。多数女性坚持做运动,有助于盆底肌的修复,等盆底肌松弛得到改善后,漏尿的症状也会消失。

2.电刺激疗法:如果自身的盆底肌松弛症状比较严重,导致产后漏尿的情况也比较严重,那么可以通过电刺激疗法的方法改善,能够刺激盆底肌的神经,有效改善盆底肌松弛的症状。

3.手术治疗: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,可以采取手术治疗,比如经阴道尿道中段吊带术,通过手术对漏尿现象进行有效的治疗。

总之,修复盆底肌对产后漏尿的情况有很大的作用,同时还会改善其他的现象,最终也会提高生活的质量,让女性不再有烦恼。当然,要注意的是,这些方法都是根据自身情况来的,选择哪种方式还需要看女性盆底肌损伤的程度,不能盲目选择。

收藏 收藏 回复 回复

相关资讯

目录导航

实时热门资讯

推荐阅读